内容简介
近年来,句法-语义界面研究出现了一个新方向,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动词与句法实现之间的规律性和可变性。以往研究,无论是投射理论或是构式理论,对动词语义往往采用二分法,即认为动词语义与论元句法实现之间是黑白分明、非此即彼的,但是诸多的语言事实表明,动词语义和句法相容性之间呈现的是递差关系。
本书把句法-语义界面的递差性研究引入汉语体范畴的动词研究,主要通过对动词语义本身的研究,透过递差的视角,构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模型,讨论动词与体范畴句法表征的适应性问题,拓宽传统动词研究的思路。
近年来,句法-语义界面研究出现了一个新方向,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动词与句法实现之间的规律性和可变性。以往研究,无论是投射理论或是构式理论,对动词语义往往采用二分法,即认为动词语义与论元句法实现之间是黑白分明、非此即彼的,但是诸多的语言事实表明,动词语义和句法相容性之间呈现的是递差关系。
本书把句法-语义界面的递差性研究引入汉语体范畴的动词研究,主要通过对动词语义本身的研究,透过递差的视角,构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模型,讨论动词与体范畴句法表征的适应性问题,拓宽传统动词研究的思路。